欢迎访问 若音养生网

您现在所在位置:主页 > 成都新闻 >

这条高速“腾云驾雾”,创下诸多第一!

更新时间:2021-05-15 14:53 来源:www.sqskh.com 人气:

“云端高速路,茶马藏羌情”。在“峡谷云端”穿行的蓉昌高速汶马段(汶马高速),串联藏羌走廊,一路风景如画,绘就着乡村振兴的新画卷。
微信截图_20210514152101.png

▲汶马高速桃坪段 万人参建 历史跨越 G4217蓉昌高速公路是四川成都通往西藏昌都的一条高速公路,规划里程约1086公里,目前通车279公里。 其中,已通车的汶马高速全长170公里,由四川交投集团藏高公司投资建设。汶川县城以南凤坪坝、接都汶高速为起点,经理县至米亚罗,再经尽头寨,穿越鹧鸪山,沿梭磨河下行,止于马尔康卓克基。 该高速位于四川盆地周缘山区向青藏高原过渡地段,路线海拔高程从1320米上升到3225米,再下降至2600米,可谓是建在云端上的高速。

微信截图_20210514153315.png

▲汶马高速汶川隧道 蓉昌高速主线设置桥梁121座、隧道32座,桥隧比高达86.5%,为四川已建成桥隧比最高的高速公路。特别是从理县再往西走,出了隧道就是桥,穿过桥又是隧道,一路脚不沾地,“腾云驾雾”。 自2015年6月全面开工以来,数万名参建者发扬“两路”精神,经过5年半的攻坚奋战,于2020年12月31日通车。它实现了四川省21个市(州)政府所在地通达高速公路的历史跨越。从省会成都出发,约3.5小时就可到达阿坝州府马尔康,较建成前时间缩短近一半。


 
枯大桥 首创之桥 山区桥梁建设“世界看中国,中国看四川”。随着四川高速公路建设逐渐向盆周山区延伸,桥梁建设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。 而在汶川县克枯乡,碧水青山间,一缕“羌红”点亮川藏线。这就是全国首座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桁梁桥——汶川克枯大桥,全长6.43公里。



狮子坪隧道 全国之最 进入理县境内,紧邻狮子坪电站库区,全线“最难啃的骨头”——狮子坪特长隧道就在这里。作为全国涉藏地区及高原高寒最长的高速公路特长隧道,它长达13.15公里。 受米亚罗断裂带等地质影响,狮子坪隧道从最初设计的隧道群,变更为一条特长隧道。 为打通G317线与隧道之间进出通道,汶马公司先从G317线打了一个施工支洞到狮子坪隧道对岸,然后修建索道桥跨越水库,再建660米长的“之”字形便道,沿山到达隧道洞口。



鹧鸪山隧道 世界之最 汶马高速穿越温带、寒温带、寒带等多个气候带,年平均温度约6.3℃,最低气温低至-30℃,每年经历40余次大风雪,雨、雪、冰、雾、风都是一道道考验。“冬季除冰除雪,汛期防范地灾”,这是汶马高速的必修课。 理县至马尔康段年有效施工期仅约8个月,时间极短。鹧鸪山隧道于2012年先期开工建设,直到2018年才实现全面贯通。隧道全长8.8km,海拔高达3200米,空气稀薄,仅为海平面的60%,是全线施工海拔最高点。鹧鸪山隧道是目前全国海拔在3000米以上贯通的最长高速公路隧道,也是目前建成的全世界最长的高原高瓦斯高速公路隧道。
 
汶马高速鹧鸪山隧道.png
 
▲汶马高速鹧鸪山隧道 由于鹧鸪山隧道海拔很高,洞外最低气温只有-27℃,就连夏天的晚上都只有几度。而洞内最高则达20℃左右,所以工人们裹着厚厚的大衣进洞,洞内却只穿一件短袖工作。 穿越隧道,还有一份惊喜给你。途中一段500米长的彩绘,让人眼前一亮。洞顶蓝天白云,洞壁牦牛嬉戏,雪山草原海子的壮美图景尽收眼底,洗尽旅途疲惫。在古城隧道、理县隧道、狮子坪隧道内部也呈现了桃坪羌寨、红叶森林、茶马藏羌风情大道等自然人文胜景。 飞檐走壁 力保安全 由于峡谷地形,走廊狭窄,汶马高速沿线高度超过100米的高边坡有5处。
 
看似只有飞鸟能去的地方,被称为“蜘蛛侠”的工人师傅吊在绳索上,在百米高空旋转跳跃,给数万平方米的山体上了“防护衣”——导石网,作为高速路的安全屏障。即便边坡上有飞石滚落,也只会被困在网内,坠落到落石沟。 导石网由无数张小网组成。一张单独的小网长10多米,每挂10多米长,就要手工编织一次,将两张小网编在一起,成为整体。